投资易犯的15中错误之2:拿10000块不当10000块
导读:本文是投资心理学系列第2篇。系列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针对各种投资心理进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常见的心理偏差,战胜自我,从而稳定盈利。
金钱本身不带标签,标签都是人们贴上去的。 —— 诺夫辛格
你最近看上了一个名牌上衣,但5000元的标价令你望而却步。今天买彩票幸运的中了10000元奖金,你打算怎么处置这笔奖金?
A、把奖金和工资存在一起。
B、用奖金去购买那件上衣,把剩下的钱存起来。
C、用奖金去购买那件上衣,用剩下的钱跟亲戚朋友们吃喝玩乐享受一次。
记住你的选择,在给出理论背景之后,会给出选项的解析。
一、什么是心理账户
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具体来说,我们会把工资或劳务所得,划分到“勤劳致富”账户中,这个账户里的钱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意料之外的季度奖金或不常获得的奖励,在“奖励”账户中,常常会被我们更轻松的花掉,比如买一些平日舍不得买的衣服、电子产品;而买彩票赢来的钱、投资赚到的钱、意想不到的遗产、所得税返还等,往往被放入“意外之喜”账户中,被我们更轻率地用掉,比如在奖金基础上加大投入买彩票、加大股票投资的杠杆等。
心理账户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的大脑倾向于对不同的事件分开管理,就如同放入彼此独立的账户中分别计算各自的成本与收益,不同账户之间存在“非替代性”。所以就存在购买力完全相同的100元,就因为获得来源的不同,在使用态度上完全不同。
二、心理账户十分普遍
心理学上有个经典的研究案例。假设你特别喜欢的一位歌手来你所在城市开演唱会,内场门票1000一张。
- 情形A:你早早排队、买好了票。结果开演前一天发现门票丢了,你会再花钱买一张票吗?
- 情形B:你路过体育场的时候偶然发现过两天喜欢的歌手开演唱会。内场门票1000元一张,你准备掏钱包买票,发现钱包丢了。你会采用其他支付方式(比如扫码)买一张票吗?
绝大部分人,在A情形下不会再买门票,而B情形下则还是会购买门票。原因在于:大部分人的现金账户和门票账户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相互隔离、互不干涉。在A情形下,大部分人会把已经买票的钱和后来买票的钱放在一个账户估价,觉得是花两倍的钱买同一张门票,有点不值;但是在B情形下,门票需要花的钱和钱包被盗损失的钱,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两者的边际成本是一样的,但前者会让我们觉得不值、后者会让我们觉得值。
商家也经常会利用心理账户理论来设置营销方案。女人的心理账户是“漂亮”,老人的心理账户是“健康”,初为人父人母的心理账户是“最好的”,所以成分差别不大的营养品,商家会针对性包装、讲故事和定价,诱惑消费者花费超出原本价值的价格来购买自己的商品和服务。
三、心理账户对投资的影响
心理账户对投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偏差。具体来说,常见有这几种行为:
- 人们倾向于把投资不同来源的钱分配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分别做出决策。比如,第一笔投资赚了20000元,第二笔投资却亏了5000元。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把第二笔的亏损记为近期收益20000元减少了5000元,而不是这次投资亏损了5000元。
- 当投资者有现金需求、需要卖出某支股票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卖浮盈的股票、继续持有浮亏的股票。这种行为导致他们过早卖出赚钱的股票,而在亏钱的股票上“深套”,以致于拖累总的投资回报。
- 平常买个几百块的东西左右权衡,股市亏个几万块眼都不眨。
四、对问题答案的解读
回到文章开头的选择题,从资金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我们来看看结果:
选项A,恭喜你没有根据钱的来源来估值。
选项B,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账户效应。最好的结果,是对所有资金一视同仁,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偏好来花钱。
选项C,这笔意外之财没有被算进原来的心理账户预算,所以花起来不心痛。实际上,如果把这比钱花在其他地方,比如学习、投资、锻炼等会更有价值。
从选项C到A,受心理账户的影响逐渐降低,总的资金效用却在却在逐渐增加。从理性的角度,我们应该选择A,而不必区分钱的来源。本质上,所有来源的钱都具有同样的价值。
五、如何应对心理账户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万块的工资、一万块的年终奖和一万块的中奖彩票并没有区别,可是普通人对三者却会做出了不同的决策。所以知晓心理账户的存在,是理性投资的第一步。具体应对方法有:
- 换位思考,避免不同来源的钱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每一笔投资决策前,问问自己,如果这一万块是我辛苦劳动所得,我还会买入这只股票么?
- 整体思考,避免浮盈和浮亏区别对待。如果需要现金,要考虑的是持有的股票中,哪一只未来最没有潜力、或者最不符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 利用心理账户的特点构建投资组合。根据每笔资金的最终用途,根据安全性(风险)、收益性、流动性等角度,对所有投资资金进行资产配置、分层管理,每层具有相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收益预期、流动性需求。(下图来自2007年李爱梅、凌文辁 的论文《心理账户:理论与启示》,由于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特征已经有加大差别,可以参考分析框架,结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