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消息,欧洲议会周二投票表决通过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进口产品征税的立法,扫清了该计划成为法律之前的最后障碍。
周二的表决为持续了近两年的谈判画上了句号。该税收为给碳定价的国家提供信用,允许这些国家的商品进口商从欧盟边境欠下的金额中扣除为海外排放支付的款项。作为全球首个对进口商品的碳含量征税的立法,该法规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碳进口税”具体事项
该法规将于2026年生效,将首先涵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气的进口。从今年10月份开始,企业必须开始报告其进口商品的排放量,包括为海外工厂供电的发电厂排放的间接排放量。与此同时,欧盟正在逐步取消根据排放交易体系向欧洲制造商提供的免费配额。周二通过的立法还批准了2026年至2034年完全淘汰免费配额的时间表。
在此期间,进口商只需为欧洲制造商没有免费获得的那部分排放买单。这一举措旨在平等对待国内和海外制造商,这是欧洲辩称其边境税没有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限制歧视外国公司规定的关键原因。
每吨进口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将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价格相同,欧盟该体系涵盖了大多数行业的发电厂和制造商。目前,欧盟碳排放配额的价格约为每公吨90欧元,自欧盟提议在2021年收紧气候法规以来,这一价格已经大幅上涨。
该法规要求进口商获得欧洲各国政府的授权,并将其列入欧盟中央登记处。企业面临着一项复杂的任务,即确定在生产进口商品时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分析人士称,这会阻碍从中国和美国等地进口更便宜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因为这些国家的公司将受到新关税的打击。
行业观点
受此影响,其他国家的政府和立法者已经面临效仿制定“碳关税”的压力。英国正在讨论是否要征收碳边境税,美国国会中的民主党人则提议立法征收碳边境税。
广发证券认为,欧盟碳市场改革将对我国乃至全球进出口格局造成深远影响,以塑料产业为例,减排属性突出、能耗指标更低的再生料竞争力将更加突出。同时,对于外购电力排放成本的考核亦将加速绿电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国碳交易市场及碳定价机制有望加速建立及完善,以应对欧盟日渐趋严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于国内,十四五 “双碳”进程预期加速,期待碳交易市场扩容、CCER重启等。为应对全球碳减排的大趋势,以及欧洲日渐趋严的碳关税机制,我国加快“双碳”进程亦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伴随着目前疫情逐步放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正逐步回归绿色高质的发展目标。可预期十四五期间我国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双碳”政策发布密集期,之前市场所展望的碳交易市场扩容、碳定价机制、CCER重启预期均将迎来实质性地推动,与之相关的环保产业如循环再生等或将率先受益。
同花顺数据显示,国内碳捕集、碳排放的公司有:
- 仕净科技。建材行业碳达峰方案出台,推动碳捕集技术及低碳原料替代,明确降低碳排放强度。
- 冰轮环境。长期致力于发展冷热节能减排低碳/负碳技术,拥有的工业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技术、地热能热泵技术、宽温区高效制冷供热耦合集成系统、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集中供热技术、氢能技术、CO2工质制冷系统、碳捕集技术等。
- 清新环境。公司在新型碳捕集前处理技术、吸收剂、传统碳捕集和利用的工艺路线优化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主要围绕工业客户CCUS做相应的研究和布局。
- 冰山冷热。公司聚焦CCUS(直接碳捕集)与节能减碳(间接碳捕集),可提供碳捕集过程关键设备。
- 岳阳林纸。全资子公司湖南森海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曾用名)为公司专业的林业公司,从事林业种植、开发、养护多年,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技术及管理人员储备,公司为了抓住林业碳汇交易的首发优势,积极开发林业资源生态价值,该公司更名为湖南森海碳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未来的碳交易进行布局。
- 福建金森。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服务、碳汇检测计量、碳金融服务、碳中和服务,是全国唯一具有林业背景的上市国有碳汇开发服务公司,有丰富的林业碳汇开发经验,目前收入占比较小。
- 永安林业。公司主动落实绿色央企责任,有序发力林业碳汇。 积极参与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试点项目,项目将分 4 期于 2016 年、2021 年、2026 年、2031 年进行碳汇 减排量的监测、核查和签发申请。
VCAI.CN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cai.cn/index.php/zhuti-20230419-tanpa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