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两点说明:
- 只看逻辑、不谈估值。本系列文章主要从各大券商研报中取其精华,一起了解题材的主要逻辑。
- 随机选择研报,主题不确定。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行业或题材,请留言。
~~~~~
系列报告下载:关注公众号 【v形反转】后回复关键词【低空】即可
一、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及股价复盘
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为 eVTOL,其电动化、轻量化、自动驾驶、交通工具属性以及民众接受度等都跟新能源车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这两个行业的早期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推进。通过复盘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历史及各环节股价表现,来对低空经济这个赛道做一个大周期上的产业投资前瞻。
1、新能源汽车政策及行业发展回顾
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起步阶段(2009-2012),运营试点,物流、客车先行;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期(2013-2020),车型目录+推广补贴(国家&地方),通过不断提高补贴标准,技术、产品、性能全面提升;新能源车消费驱动阶段(2021-),补贴基本退出,需求成为销售驱动因素。
2、新能源车行业各环节代表公司股价复盘
- 起步试点阶段,09-12年“十城千辆”工程启动,新能源车尚在起步阶段,车型及产品极少,整车潜在受益概念标的万向钱潮、科力远等股价率先在此阶段反应。
- 16-21年间,政策从整车能耗、续驶里程、电池性能、安全要求等方面提高准入门槛,行业在补贴政策引导下不断突破电池及材料等核心技术及性能,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在2018年突破100万辆,此后持续放量。这期间,碳酸锂、隔膜、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电池等环节龙头股票股价持续创新高,并在2021年下半年到达当前顶峰。宁德时代、赣锋锂业、恩捷股份等在此期间最大涨幅超过2000%。
- 2020年以后,消费者对优质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不断提升,2021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100万量级跃升到300万量级,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过渡到“消费驱动”阶段。这一时期,电动车整车头部公司比亚迪,以及新势力“蔚小理”等产品不断出圈,公司股价也屡创新高。
二、低空经济节奏演绎前瞻
低空经济是依托低空空域发展、以航空器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本质是交通,涉及工具(飞行器)、路线及场站(基础设施硬件及道路管理软件等)、场景应用等。
低空行业的起步和成长都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低空对政策的依赖度更大,空域管理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飞行器的适航审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技术突破等都需要自上而下政策的大力推进。虽然基础设施复杂度、交通管理(空域管理)难度、载体(航空器)的制造及适航审定难度等都远高于新能源车行业,但发展周期预计也将经历应用推广试点期、整机及配套产业链快速发展、整机应用消费驱动三个阶段。
当前低空产业已进入应用推广试点期,整机及配套产业链快速发展期也即将到来,判断主要基于:
- 低空监管政策自上而下层层推进,2023年迎来重大突破。我国低空空域历史发展掣肘在于空域管理、人力资源、投资预算、国产航空器研发制造等方面。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
2023年12月,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两大类,A、B、C、D、E、G、W 七小类空域。其中,G、W 两类空域为非管制空域。B、C 类空域以外真高300米以下空域(W 类空域除外)且平均海平面高度低于6000米、对民航公共运输飞行无影响的空域为G类空域;G类空域内真高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为W空域。evtol通常飞行范围涉及G、W、D、E类空域。有人驾驶类可在 G、D 或 E 类空域飞行,无人驾驶类目前集中于W空域。
- “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省份积极跟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层面积极跟进,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等5省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北京、广东、安徽等至少13个省份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积极探索发展低空经济。试点省份、城市的落地将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
- 产业链持续支持政策有望陆续推出。2023年3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提出,到2027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到2030年,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复盘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可知,在整车及配套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四部委的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后续低空产业若同样有持续的产业链支持政策,以及地方配套政策,其整机及配套产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三、低空经济核心关注环节筛选
1、低空产业潜在市场大,2030年有望达万亿级
我国历史低空空域利用率较低,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即使排除通用航空异常发达的美国,我国低空空域利用率也仅为其余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若我国通用航空可以达到运输航空在全球的相对发展水平,我国通用航空应为目前飞行量的 7 倍,低空空域利用率还可以提高 600%。
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巨大,根据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提出,到2027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到2030年,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是未来十年的三维立体新交通、智慧城市新基建、数字经济新引擎,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各环节有望充分受益。
2、从补贴角度看产业链核心环节及受益节奏
低空经济产业链主要涉及飞行器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及材料、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包括物理基础设施、通导感、算力、空管软件等),运营,以及监管、运维及金融服务等。围绕无人机、通航、eVTOL 的低空经济是个全新的产业,其整机研发制造难度、试航认定难度、零部件及材料航空标准、基础设施的复杂度、飞行安全可靠度要求等都远高于新能源车行业,虽有相似处但核心环节仍待攻克。
通过复盘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可以发现,行业核心待突破点在不断提高的补贴标准之中。目前国家层面的补贴政策尚未看到,可以从试点的先锋城市深圳及其下辖区的补贴政策中得知:低空经济当前补贴主要聚焦于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的落户、整机适航取证、整机软硬件核心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材料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整机及核心产品销售、商业运营几个环节。
低空经济产业大体也将沿着新能源车行业的三个阶段发展,但各环节受益节奏及程度料将与新能源车不同:
- 低空飞行相较地面驾驶需要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航空器必须通过适航认定方可后续生产交付运营,这些特点注定了整机环节集中度远高于新能源车、整机厂商在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远高于整车厂商、整机厂商的毛利率也将有较好表现。
- 低空经济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于空中客车、物流、医疗救援、旅游观光等,因此航空器的销售以 to B 为主,其受益环节提前于新能源乘用车,更适合类比于新能源商用车,但受益周期更长。
- 低空产业的基础设施包括起降站、通导感设施等物理设施,也包括空管系统、通导感软件、算力等软件设施,其复杂度与难度是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充电桩)所不可比的,这导致基础设施中的气象雷达、空管系统等有望成为长期核心环节。
- eVTOL逐步放量环节,关键零部件如三电、机身重要材料航空级碳纤维等国产化空间较大。
- eVTOL商业运营具有较高经济性与收益表现。
3、基础设施环节:重点关注空管系统、通导感设施
- 低空智能融合平台,既“管路”又“管车”
低空经济的本质是交通,类比地面交通,其主要环节就是交通工具及道路设施及服务,而道路软硬件设施及规则是其发展的基础。但与地面交通不同,低空交通是一个更加复杂、多任务、高密度、实时变化的多维立体交通。现有地面交通或者商业航空管理系统来管理无法管理如此复杂的低空道路,因此需要一个全数字化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异构的飞行器和业务在同一低空空域高密度融合运行。
- 重点关注智能低空融合系统、气象雷达、通感一体化设备
智能低空融合系统是建立在可计算空域基础上的全数字化系统,其内核是将低空空域和飞行管理抽象转化为数字化的低空时空资源与时空进程的管理和调度,支持高密度飞行场景下对时空资源与飞行进程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支持不同类型的低空业务共享空域。
智能低空融合系统上连业务应用,下连算力(端边云)、CNS+X(通导感+其他)硬件设施和其他物理基础设施。
建议重点关注智能低空融合系统、通感一体化设备、气象雷达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标的为莱斯信息(空管系统服务商)、纳睿雷达(气象雷达)、四川九洲(中大型有人机 ADS-B系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感一体牵头方)、中兴通讯(基站核心供应商),以及深成交(基建总包商)等。
- 整机环节:重点关注具备核心优势的 eVTOL、通航厂商
低空经济虽涉及军事、农业、外卖、物流、旅游、通勤等广泛应用,但其中作为城市通勤、城际交通场景的载人 eVTOL 商业化最具备市场想象空间。若 2030 年载人 eVTOL 放量,产品售价下降,大致按 800 万元/架计,中国整机市场规模约1300亿、全球5000亿左右。
此外,在低空发展过程中,无人机、通航、eVTOL 有望递次发展。考虑国内头部玩家技术积累、不同构型、取证进度、资金实力、行业背景等,建议重点关注万丰奥威、亿航智能、中直股份,以及未上市的峰飞、沃兰特、时的、沃飞等。
- 零部件环节:重点关注三电及复合材料的航空级国产化突破
粗略估算,5-6座载人eVTOL成本构成为:结构占比15%、动力系统 20%、电池 15%、航电系统 10-15%、飞控系统 20%、电气系统 10%,以及其余一些机动成本。
当前 eVTOL 零部件及材料、系统等主要采用随机适航认证,供应商切换难度大。目前国内几家 eVTOL整机厂商研发的首款载人产品在电机、复合材料原料、飞控系统、航电系统等方面以硬件采购+合作/自主研发的方式为主。
但过去十多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为 eVTOL 储备了大量可替代的潜在供应商,且过去十年中国完成了 ARJ 和 C919 飞机的研制,引进了多家合资公司,形成了产业生态。当前整机厂在国外采购+自主研发同时,也已开始和国内头部企业合作开发,率先合作企业或将具备卡位优势。eVTOL 不同于传统飞机和直升机,不需要航空发动机、合金材料等,中国在这一产业链上的发展有望复制新能源车行业,产业链国产化空间巨大,建议重点关注三电和碳纤维两个细分领域,重点关注卧龙电驱、宁德时代、光威复材、中复神鹰、吉林化纤等公司。
四、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三个领域:
- 以低空智能融合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低空道路管理需要全数字化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异构的飞行器和业务在同一低空空域高密度融合运行。重点关注气象雷达、通感一体设备、空管系统等,受益标的如纳睿雷达、莱斯信息、四川九洲等。
- 以 eVTOL 为核心的整机及运营环节。eVTOL 在售价、运营及消费经济性、研发制造难度、噪音等多方面优于传统直升机,预计为未来空中载物载人主力。考虑国内头部玩家技术积累、不同构型、取证进度、资金实力、行业背景,建议重点关注万丰奥威、亿航智能、中直股份,以及未上市的峰飞、沃兰特、时的、沃飞等公司。同时,当前物流、无人机等运营能率先落地补贴,且运营本身具备经济性,运营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建议重点关注中信海直等。
- 以航空适航认证为核心的零部件及材料国产化。建议重点关注三电和碳纤维两个细分领域,重点关注卧龙电驱、宁德时代、光威复材、中复神鹰、吉林化纤等公司。同时,在低空及通航发展的过程中,螺旋桨、混动方案下的小型航空发动机等部件国产化亦值得关注,如宗申动力等。
投资节奏上我们认为,短期试点期,基础设施、整机、运营先行;中长期行业快速发展期,核心基础设施、整机、零部件逐步放量。
研报来源:国金证券《鉴往知来,从新能源车政策推动历史看低空经济节奏演绎》,分析师:张敏敏,2024年4月
系列报告下载:关注公众号 【v形反转】后回复关键词【低空】即可
VCAI.CN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cai.cn/index.php/yanbao-20240411-dikongjiez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