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早上好!
昨天市场热度最高的股票是退市园城,4月30日开始停牌,原因是连续两年无法出具审计报告而被强制退市。昨天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复牌,由于退市新规规定了,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退市园城开盘暴跌98%,创下大A单日最大跌幅记录。

退市园城,也就是以前园城黄金,2022年就因为出过“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而被*ST。就这种严重的风险警示,借着炒黄金的火爆行情,今年2月底来了一波5连板、4月初来了个3连板(最后炸板),股价维持在14元上下波动。4月19日是这只票最后的逃命机会,后面就是6个无量跌停、停牌、以及昨天的暴跌。4月19日的收盘价13.38元,谁要是没下车,基本就一刀断魂。
黄金板块还有另一个难兄难弟,那就是中润资源。在四月初炒黄金的行情中,中润资源还做了一波7天5板的龙头,累计上涨70%。4月30日披露财报,因为“会计师出具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及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而被ST,至今已经23个跌停板。

昨天暴跌的还有退市碳元、退市同达,开盘跌幅也都惊人的超过85%。不管是退市园城这类干净利落的的“一朝清零”,还是ST中润这种苦不堪言的天天跌停,都不是散户可以承受的。市场变了,以前可以炒ST、炒重组,今后还是远离任何有ST、退市风险的垃圾公司。
此外,ST深天等五家企业市值小于3亿元,都将面临“市值退市”的风险,即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将退市。还有锁定“面值退市”的正源股份等。低价股、低市值股,不管是不是垃圾公司,也最好远离。
有必要重新复习下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的强制退市规定,及早规避风险:
- 股价类退市: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那么它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 市值类退市:今年10月30日起主板市场上市公司若市值低于5亿,创业板低于3亿,也将面临退市。在4月30日至10月30日的过渡期,主板市值退市标准依然为3亿元。
- 财务类退市:年报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中的最低值为负,并且主板公司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创业板公司低于1亿元,都将面临退市风险。
- 财务造假退市:一旦被行政处罚认定为财务造假,公司将被ST。如果造假金额巨大,如1年造假2亿元以上且超过总资产的30%,或者连续2年造假3亿元以上且超过总资产的20%,甚至连续3年及以上造假,都将直接面临退市。
- 规范类退市: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公司,新规采取了逐步加码的措施。第一年会被ST,第二年则会被*ST,到了第三年就直接退市。
- 重大违法类退市: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都将强制退市。
- 内斗退市:如果控股权发生内斗,导致信息获取受阻,且在责令改正的期限内未完成整改,公司也将面临退市。
另外,审计报告不利、分红不达标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公司被ST,严重甚至退市。

昨天两市成交6886亿,缩量到7000亿以下,市场中位数-1.97%、连续三天为负。市场整体延续弱势,股民持续失血。盘面上:
汽车检测板块早盘发力,南华仪器、安车检测(炸板)、多伦科技、开普检测纷纷涨停。催化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多家企业共同起草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测规程》相关标准,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正在批准”。
行业预期从标准发布开始逐渐进行设备采购,检测设备企业受益明显。全国现有约1.5万家检测站均需增购新能源汽车 检测设备,预计铺设高峰期为前3-4年,单台套售价预计为100-150万元,对应市场空间约150-225亿元,相关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业从0到1的增长逻辑。
低价股、ST股集体反弹。这个特殊板块的龙头是昨天上午5连板的申华控股,但是昨天午后就跳水了,15秒完成天地板、尾盘又拉升红盘。申请重整的*ST嘉寓,也通过连续两个20cm涨停,把股价拉倒面值退市线以上。还有岭南股份、吉视传媒、ST巴安(20cm涨停)、ST先锋等大涨,以及盘中玩出地天地的ST东时、ST三圣、ST永悦。
讲真,有退市亏98%的先例在,小赢大输的局,赌狗们哪来的勇气在潜在退市的股票上舔血?


昨天盘后还有这些重要消息:
1、猪肉。据中国养猪网,近日生猪价格加速上涨并再创年内新高。6月5日,外三元生猪最新均价已涨至18.76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4元/公斤,同比涨幅32%,环比上个月涨幅高达25%;内三元生猪最新均价报18.38元/公斤,单日涨幅0.47元/公斤,同比涨幅31%,环比涨幅23%。端午假期临近,市场看涨情绪偏浓,消费需求预期也在转强。此外,24Q1生猪存栏量同比-5.2%,存栏水平仅高于19和20年,这也预示着未来供给将进一步收缩。本轮高猪价的持续性或好于22年。
2、机器人。小米第二代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 2在公司乔迁仪式上即兴表演了精湛的舞蹈,展示了卓越的运动能力和智能水平,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小米机器人公司正推进仿人机器人在自有制造系统的分阶段落地,步入小米汽车工厂。特斯拉Optimus已在工业场景熟练操作;优必选的Walker S继进入蔚来工厂后,又进入了东风柳汽的工厂。人形机器人厂商人士透露:“现在有超过10家车企来寻求合作,传统油车和新能源车都有。”此外,限制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成本和技术等因素,正在逐步解除。
3、核酸药。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蒋澄宇表示,随着全球首个非罕见病领域小核酸药物英克司兰的成功获批,核酸药物迎来飞速发展期,医药市场或将进入“核酸药时代”。核酸药物是一种从基因转录后、蛋白质翻译前阶段进行调控的治疗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或者单抗药物,核酸药物成分由特定序列的核苷酸构成,利用核酸分子的翻译或调控功能从疾病源头进行干预,与传统药物相比兼具“治标治本”功能。业内人士表示,核酸药物具有特异性、长效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当前进入发展快车道,适应证不断扩展,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第三大类药物。有研究机构统计,综合传染病、慢性病、肿瘤三大领域5种适应症,除去mRNA新冠疫苗以及罕见病核酸药物,到2034年预计国内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人民币。
VCAI.CN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cai.cn/index.php/zaocan-20240606/